当前位置: 主页 > 创业中国 > 时尚 >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来源:互联网 2020-02-14 10:25:31  阅读:0
导读: 

想写《妖猫传》已经很久了,但迟迟没有落笔。而今机缘巧合下,第三遍看完这部电影,终于觉得,是时候写下一点东西了。

还记得2017年底,到处都是《妖猫传》的宣传,尤其陈凯歌导演为了拍这部电影专门建了一座城的消息,更是刺激了不少人想要去观影的念头。大家都被海报里的繁华精致场景所吸引,期待着去感受一下电影宣传里所谓的"大唐盛世"。笔者作为一个资深古典文化爱好者,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就去看了。

但往往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这个魔咒,《妖猫传》也没有逃过。《霸王别姬》已成绝响,果真再难有能与之相提并论之作了。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一、作为一部商业片,陈凯歌这份答卷可以得A

就事论事,这部影片的可取之处还是很多的。说起来,《妖猫传》比起同期影片甚至同年的作品,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近几年的中国影坛,已经很少能见这样极致的浪漫主义电影了。

充满浪漫与奇幻色彩的极乐之宴,幻术背景下的奇思妙想,金碧辉煌的大殿,共享极乐之乐的民众……贵妃站在仿佛从天上降下来的"天梯"上荡秋千,万众瞩目,极尽奢华。人们对杨贵妃的迷恋,也是对大唐自由与浪漫的迷恋。极乐之宴象征着大唐盛极转衰的标志,这是表面的奢华,其后隐藏着安史之乱国破家亡的祸根。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而整部剧乍一看是悬疑,看到最后,才明白其实是讲人间情爱的虚与实。帝王之爱掺杂了太多自私与虚伪;民众对于杨玉环,则更像是一种崇敬;而白龙对杨玉环的爱,来自于共同身世背景下,贵妃对他的理解与尊重,让他找寻到知己;在剧中,杨玉环则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那个盛世的代表,白乐天对于杨玉环的痴,则是对那个无尽风流的时代的向往……能把对同一个人的几种不一样的感情分出层次和区别,剧中这点已经做得很好了。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再者,《妖猫传》看起来支离破碎,线索不分明,妖猫的报仇方式又实在曲折,给人一种似乎剧本比较乱的感觉。实际上多看几遍就会注意到许多先前忽略的细节:前一部分妖猫的复仇是为了引出三十年前杨玉环之死的真相,两个故事一表一里,相互映衬。另一方面,前一部分又是对后一部分的映衬——妖猫给陈云樵用不完的钱,让他体会又钱带来的权利和地位,这是否是想把他塑造成同样拥有权利和地位的玄宗呢?妖猫又让他亲手杀死春琴,不正是在映照杨玉环也是被自己的丈夫唐玄宗亲手害死的呢?这样一来,故事就显得很有条理性,许多事情也说得通了。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电影以白居易和空海查案为线索,相当清晰而完整了讲了一个妖邪悬疑背景下的爱情故事。画面场景妆造都足够精致,想象力极其丰富,案子足够妖异,感情也足够动人。但从这些来看,《妖猫传》已经很不错了,因此虽然当时票房输给同时段的《芳华》,但两年过去了,话题度依旧可以,极乐之宴的场景和杨贵妃的造型也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已经算是小有成就。

二、但论格局,《妖猫传》和《霸王别姬》之间,还差了10个《卧虎藏龙》

说到格局,还是要回到"大唐盛世"上来。对于这部影片的出世,从一开始就有极大的争议,评论严重两极分化。部分不喜欢剧情的人说它支离破碎地讲了一个并不怎么好听的故事,部分喜欢剧情的人则认为它歌颂了虚假情谊下的一段真情,甚至不惜余力为它寻找"高大上"的主题,或是在揭示"无上密",或是说表现普通人的大唐,甚至还有说在影射安史之乱前帝国的腐朽奢靡……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但其实在笔者看来,它确确实实就是在讲杨贵妃而已,一个看似万千宠爱在一身,但实际却连自己生死命运都不能掌控的高高在上却无人能拯救的贵妃,唯一能救她的皇帝,却直接欺骗了她,以全帝王之身。所谓真情其实不堪一击,表面的繁华下是千疮百孔。只有白龙的情谊是真实、无私而长久的,这也是最后感动观众的关键。所谓的大背景大视野之类,这部片子里或许有点影子,毕竟有安史之乱的加持,但根本不是重点。即便是导演真的有这个野心,想表现出这样的格局,但从影片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这个野心也确实是失败的。

所谓繁华盛世的刻画,终究还是没有落到实处。

原本原著小说塑造出的是一个与传统杨贵妃形象大有区别的,一些日本人想象中的杨贵妃。而由陈凯歌加工改造后,最终所呈现出来的,自然有陈导审美的一部分,并以杨贵妃形象来营造出大唐的自由与开放,也就是所谓的"盛唐气象"。

问题就在于这个"盛唐气象"。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笔者之所以对这部电影一直有排斥心理,就在于这四个字。

了解文学的人都知道,"盛唐气象"指的是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一为浑厚,二为雄壮,集中体现了唐朝文学的自由蓬勃,和其中所承载的文人士子异常自信活跃思想开拓的精神风貌。而这都来源于盛唐时期经济富足,万国来朝,文化交流融合,科举诗赋取士等等一系列的硬实力软实力的支撑。

而《妖猫传》里的所谓气象是什么呢?当时的天家丑闻——杨贵妃成为万众偶像,还硬生生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给安上了胡人血统。极乐之宴杨玉环成为主角,民众仰望着她,把她当帝国的象征。她其实并不缺爱,除了皇帝的宠爱,还有众人的仰慕,甚至一些显而易见的暧昧。但她依旧仿佛并不高兴,或许已经得到的,终归都不是最好的?

一边说着这不是历史剧,一边又以历史为噱头,并大言不惭地说:谁知道这就不是真正的历史呢?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这还有一点对历史的敬畏心吗?这就是一部"优质影片"留给观众的价值观吗?

大唐市井场面的展现,倒是更贴近生活一些,但依旧少了烟火气,因为除了主角之外,几乎没有展现普通百姓等小人物的特色,所以总有种不真实感。真正的盛世气象,其实只存在于白乐天的话里。

说起来,不管是陈云樵在酒楼里的贪欢,还是极乐之宴的展现,都少了一些气度。陈云樵是个小人,酒楼里女子争风吃醋,都谈不上什么气度;极乐之宴是华贵奢靡,若不是还有李白当场醉酒做的那一首《清平调》,恐怕这场极乐之乐还要更空洞一些。盛唐气象是文化的魅力,它不只有李白的斗酒三百篇,还有杜甫的沉郁幽叹,有王维的雍容淡然,有孟浩然的山水田园……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盛唐之乐是家国之乐,盛唐之哀是家国之哀,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他们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国,爱大唐,爱这盛世,人们享受物质上的富足,又有精神生活的灿烂丰富,因此写诗的李白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因此盛唐诗歌能展露出后世再难超越的气象。

所以,《妖猫传》中的大唐,真的是所谓的"大唐气象"吗?剧里所谓的大唐盛世,其实是变异的版本,除了李白的出场还算还原了人们心中的大唐气象,其余的地方,真的处处都透着妖气。毕竟是"妖猫传",贴合主题就可以了,吹得太过反而太尬。

就这么说吧,同为写大唐的剧本,《长安十二时辰》的整体质感与思想倾向,明明了了地甩《妖猫传》一条街。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历史不是不能被改编,而是改编后它能承载什么新思想,这改编有什么新意,这思想又有什么价值。《长安十二时辰》从音乐画面、故事讲述到人物塑造都堪称用心,比之《妖猫传》,也同样有大唐繁荣的展示,但不管是大人物如何监李必,还是主角张小敬、靖安司的普通职员,亦或是期待着上元节过年赏灯的普通百姓,虽每个人的信念却不甚相同,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大唐,从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信念、包容与爱,才是真正能打动人的东西。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同是提到花萼相辉楼,同是普天同庆盛世之景,但《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真实感与生活感,比起《妖猫传》中虚无缥缈的设定和演绎都要实在很多。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大唐本就不是仙境,它是人间,它的浪漫不在于幻术,在人情本身。

中国电影目前的一个问题就是,风评一不好,就忍不住怪观众审美水平低。笔者已经看了不少"不喜欢《妖猫传》是因为看不懂,看不懂是因为审美不够"这种类似的话了。目前来看,《妖猫传》豆瓣评分6.9,《长安十二时辰》豆瓣评分8.3……

所以,真的是观众审美水平低吗?

《妖猫传》不是历史剧,算是奇幻剧,对历史进行了异想天开的脑洞改编。但问题也恰恰在于此。电影宣传的时候说,这表现出了大唐盛世气象,又以一些服饰和胡旋舞的片段来说还原度有多高。但其实它是够绚丽,可还原度真的谈不上。安安生生地做一部商业片,本没有什么问题,就在于掺杂了历史,又算不上多么创造性的改编,历史和奇幻定位难以分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卡住也实在是难以避免。

《妖猫传》中的大唐,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妖气,这真是盛唐气象?

千人千面,众口难调。观众的期待不同,得到的结果也自然不同。

如果是抱着看一部商业片的想法去看,那《妖猫传》的确已经很好,起码比起同题材的作品,简直远超。

但如果是想看盛唐气象,想从这里面看到那种蓬勃的文化精神,那失望自然是早早就注定好的。

所以,争议也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推荐阅读:叶紫

 

(正文已结束)

(编辑:喜羊羊)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